暮春时节,静海区的一个个家庭农场和种植合作社的大棚蔬菜、瓜果相继成熟。这些绿色、新鲜的果蔬正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广大市民的餐桌上。日前,在杨成庄乡宫家屯村,闫居蕴夫妇的家庭农场里,褐灵菇熟了,夫妇俩忙着采摘、装箱。闫居蕴说:“市面上见到的蘑菇大多是菌包长出来的,我们种植的褐灵菇却是从土里长出来的,营养价值更高,口感更好,香味也更浓郁。”为了种出品质优良的褐灵菇,闫居蕴夫妇提前将菌种和腐殖质埋进土里,菌种在土壤里发酵生长出蘑菇,腐殖质则增加土壤肥力,既能提高蘑菇品质,还能 [查看详情]
4月20日,据《北青深一度》报道,57岁的竹鼠养殖大户杨玲说"我干竹鼠养殖这行20多年,日子一年比一年好,生意也让下一代接手了。现在大家好像都觉得我做错了,还成了罪人。"2月24日,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"禁野令"。并指出只有列入《畜禽遗传资源目录》的动物才能适用畜牧法管理,不受此"禁野令"限制。"禁野令"下发1个多月后,农业农村部于4月8日公布了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(征求意见稿)》,在13种特种畜禽名单中没有竹鼠。这场风暴袭来,有可能让这些养殖户一夜破产,雪上加霜 [查看详情]
据农业农村部监测,3月份生猪产销秩序基本恢复,全国生猪生产继续向好,主要生产指标好于2月份,猪肉市场价格连续8周回落。同时,市场形势也有所改变,大量新设企业进入养殖领域,来自天眼查的信息显示,具体来看,我国目前有37万余家在业、存续的“猪养殖”企业。2020年3月份以来,新增了1.8万余家,与去年同期相比,增速高达131%。“当前的市场形势已经由生猪供给向猪肉消费需求影响转变,供需由上季度供给偏紧向相对平衡状态转变。”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对 [查看详情]
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,为推动农业复工复产有序进行,偃师市创新工作思路,成立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,发挥技术优势,引导科技特派员,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,带领贫困户致富,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贡献人才力量。产业扶贫模式,让贫困户“自立门户”“老王,不用担心。按我说的技术来做,肯定没问题。”近日,在位于偃师市顾县镇的三阳食用菌有限公司的香菇种植大棚里,该市科技特派员任宏波正通过手机微信视频,手把手指导香菇种植贫困户。任宏波是偃师市科技特派员,同时是三阳食用菌公司负责人兼 [查看详情]